马寅初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经济学科博士生论坛

时间:2022-09-25

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推进经济学研究的系统化和现代化,加强经济学研究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的应用,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和研究生院于2022年9月25日组织了第四届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经济学分论坛。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关静教授和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张中祥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16所高校的27位博士生在应用微观、产业组织、创新、数字化、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验等9个分会场交流了入选论文

为了表达对博士生同学们踊跃投稿和积极参与的感谢和对同学们研究工作的鼓励,本次论坛继续颁发了优秀论文奖。天津大学李凯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晚烛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北京大学由林青、上海财经大学李文刚、袁梦和北京大学肖楠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北京大学王禛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邱媛、西南财经大学佘楷文、上海财经大学郑志强和复旦大学龚嫣然获三等奖。

(张中祥院长与荣获优秀论文奖的博士生同学合影)

李凯在考虑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将谈判统一碳税策略纳入国际环境协定,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和国家在统一碳税政策下的策略选择,并分析了气候联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受益于非签署国不规制企业排放的占优策略,非签署国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而签署国随着气候联盟规模的扩大更倾向于制定严格的碳税政策。通过与排放限额政策的对比分析,研究进一步发现,统一碳税政策显著提高了国家参与合作的意愿,但是在社会排放和社会福利上只有轻微的改善。

张晚烛基于信息理论,通过构建包含一个掌握私有信息的垄断厂商的理论模型,解释了基于消费行为的价格歧视的合理性。虽然在现实中,对于垄断厂商而言,基于消费行为的价格歧视策略往往劣于单一定价策略,但在一定条件下该策略可以降低高质量产品的信号显示成本,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分离均衡下,垄断厂商会对第一次购买高质量产品的消费者进行一定的补贴,而该策略在现实中被广泛地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理论模型分析的有效性。

由林青通过引入金融摩擦,构建了一个企业资本租购选择模型,来研究租赁刺激政策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该政策可以通过降低租金、减少资源错配来提高生产力(直接效应),但是对资本和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显著提高工资水平,又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生产力(间接效应)。数值模拟分析显示,间接效应的存在将在相当程度上抵消租赁刺激政策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效果。

李文刚、袁梦利用来自两所小学的1100多个8-12岁的儿童数据,通过随机实验设计,研究了合作者的性别如何影响儿童的社会偏好。研究发现,当得知合作者是相同性别的儿童时,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利他性和对公平性的关注。相比之下,男性儿童会更多地表现出对利他性的关注,而女性儿童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公平性的关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以上的结果在较年长、非头胎的孩子中更为显著。该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性别与社会合作行为偏好之间的关系。

肖楠通过对门诊数据的分析,发现为社区医院就诊提供更多的费用分摊能够有效地促进社区门诊的就诊与分流。慢性病患者和非急诊的患者对于这种费用分摊变化的反应更为显著。很多之前从没有去过社区医院的患者,在社区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之后,开始更多地在首次就诊时选择社区医院。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社区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之后,各级医院之间进行了更多的患者分流,从而减轻了三级医院的压力,使其在此次改革中受益更多。

王禛阳研究了消费者在信息更新上的有限认知是如何影响市场竞争的。研究发现,当消费者低估特定信息来源的相关性时,对于异质性厂商的竞争有着显著的影响。当产品具有足够的异质性时,厂商会选择完全展示其产品的信息;而当产品的差异程度较小时,厂商则会通过误导消费者来获取更多的利润。研究指出,当消费者的这种认知偏误变得更加严重时,市场价格将升高,且消费者将更难得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邱媛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政治关联脱钩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的脱钩将从寻租行为的减少与增加捐赠这两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研究为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社会责任感与政治关联性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佘楷文基于大样本微观银行信贷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对银行信贷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处罚能够显著提升银行的信贷质量,降低银行贷款时的违约率;同时,行政处罚能够促使银行筛选出风险更低的借款人,从而降低银行面临的贷款违约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行政处罚具有一定的空间外溢效应,即不仅对受处罚的银行有效,对同一银行其他未受处罚的分行同样具有效果,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这些分行的信贷质量。

郑志强基于2007-2020 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法刻画微观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且“提质”效应大于“增量”效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 大企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地区促进效应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协同创新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成本费用效应以及不确定性效应等机制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而数字化转型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应,也将提升企业未来的绩效。

龚嫣然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利用中国环保统计系统的改革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中国环保统计系统改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统计系统改革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0.063%到0.081%,而企业则会通过扩大生产来抵消该政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通过断点回归方法,文章考察了该政策的环境效应,结果发现,环保统计系统改革能在短期显著降低PM2.5的浓度水平。

(线上部分参会同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