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9月28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在苏州举办研讨会,多位与会嘉宾围绕“国际能源变局下,解码江苏低碳之路”展开分享讨论。本次会议召开的时点,正值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刚满两周年。
与会嘉宾表示,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结合自身的基础和产业特色优势,不能搞“齐步走”。我国“双碳”工作已有路线图,需加强操作层面上的部署和落实。在具体的实施领域,工业园区的低碳和零碳发展非常关键。此外,多位嘉宾提到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新能源的发展一定要靠技术推动,技术发展才能让降碳成为可能。
天津大学张中祥
工业园区零碳发展非常关键
在“双碳目标和欧盟碳关税下中国碳市场与零碳园区建设”主题演讲中,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零碳三十人”智库专家张中祥表示,“双碳”目标是国家审时度势、完全自主做出的战略选择,其制定考虑了前沿的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研究发现、国内发展和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气候谈判,还是欧盟即将实施的碳关税,都会对具体政策实施产生一些影响。通过更多实施有效市场手段,加快碳市场建设,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双碳”目标。
在具体的实施领域,张中祥认为工业园区的低碳和零碳发展非常关键。全国有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2500多家,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0%,占全国工业碳总排放量的80%多,是完成“双碳”目标过程中的一块“硬骨头”。
张中祥表示,要真正建设零碳产业园区,就要从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全方位系统性融入零碳理念,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碳汇,依托零碳操作系统,实现园区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
从国际视角看,张中祥指出,欧盟计划实施的碳关税,将间接排放,也就是生产用电的排放,也纳入征税范围,纳税覆盖的行业范围大幅扩大,建立低碳、零碳产业园并推动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家向园区集聚,也不失为化解碳关税影响的途径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纪文
推进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一刀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零碳三十人”智库专家常纪文在主题分享中表示,经过多年持续的努力,我们的低碳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只要坚持下去,会不断地发展壮大。他同时指出,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结合自身的基础和产业特色优势,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需要采取科学的策略,抓主要的方面和环节。
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组件和电动汽车出口均位居全世界前列。常纪文表示,经过多年持续的努力,我们的低碳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只要坚持下去,会不断地发展壮大。
“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它对能源、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生活等各个领域都有影响,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常纪文说道。
去年9月全国多地出现大面积停电现象,常纪文分析称,那是因为提出“双碳”目标后,很多工作还缺乏详细的路线图或者策略,一些地方不知道怎么做。现在1+N方案体系已基本构建,未来专项方案还会不断补充。随着方案不断完善,出现大面积停电现象的概率会越来越低。但也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的事情,譬如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结构的影响等,所以我们要做好充分应对,要有自己的策略。他进一步表示,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结合自己的基础和产业特色优势,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
苏州大学晏成林
电池需求即将进入新一轮爆发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院长晏成林在研讨会上表示,随着全球电动化及储能双双进入快车道,电池需求即将进入新一轮爆发,万亿级电池市场已经开启。他同时表示,目前新能源电池尚面临长续航电池的开发、全温区电池的突破及高安全电池的应用等制约,技术瓶颈亟须解决。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作为核心部件的锂电池也备受关注。从行业背景来看,万亿级的电池市场已经开启。从最早1991年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使用的消费品电池的市场,到现在移动电源包括户外移动电源下的电池市场,深空探测、深海探测、UPS电源(不间断电源系统)、重型卡车、无人机、5G基站、轨道交通乃至军工装备等场景,都涉及电池的应用。包括储能领域也是如此,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电力属于间歇式能源,所以需要配备储能系统,光伏加储能的移动电源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随着全球电动化及储能双双进入快车道,电池需求即将进入新一轮爆发。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今年6月最新的预估,到2035年,全球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4700GWh,相比于2020年全球锂电池装机量137GWh,15年时间将增长34倍,需求增速之快,可以说达到每年再造一个市场的水平。面对如此之大的市场,我们该如何迎接机遇,这是值得思考的。
PGO绿色能源生态合作组织周元
传统能源新能源要协调发展
PGO绿色能源生态合作组织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元在研讨会上谈了几点对“双碳热”的冷思考。他表示,传统能源跟新能源之间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能说谁把谁替代掉,新能源也不能一哄而上。周元谈了几点对新能源发展的思考:
第一,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要协调发展。新能源的发展要先立后破,因为新能源不稳定,有“靠天吃饭”的特征。此外,传统能源带动了大量的劳动就业,不能立刻退出,所以要与新能源协调发展,不能说谁把谁替代掉。
第二,新能源发展消纳是一个大问题。一些地区风电、光伏发电上了电网后没有办法吸收消纳,甚至有的企业弃掉的电占比高达80%,现在大量持有新能源尤其光伏电站的企业压力比较大。
第三,强调产业链的协作。当前全球经济、国内经济压力都不小,资金会投到比较热门的行业,还有一些企业跨界进入新行业,对于原来行业内的传统企业是一种冲击,为了保护自己必须不断地扩产。行业前景是不错的,但要防止今后两年产能严重过剩,而且很多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可能短期内会不好过。
第四是要因地制宜。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为应对经济下滑,招商引资时可能比较着急,尤其在“双碳”目标下会产生一种冲动。我们的任务就是告诉地方政府哪些可以上、哪些不可以上,如果有资源没有市场也不行,所以因地制宜很重要。
协鑫科技刘涛
光伏领域降碳需要技术创新
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总经理、中央研究院总师办主任刘涛在研讨会上提出,光伏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分支,对于降碳意义重大。在光伏领域有两点非常重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迭代来提升产品效率、降低制造环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进行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
刘涛说:“光伏是可再生能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我国2021年全社会总用电量大约为8.6万亿度,其中可再生能源电力约为2.5万亿度。在这2.5万亿度中,水电大概占了1.6万亿度,风电为0.6万亿度,0.3万亿度来自太阳能光伏发电,也就是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全社会用电量总体中比例大致是4%,是仅次于水电、风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涛表示,包括西北等地风光大基地的建设,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可能会超过80兆瓦,明年有望突破100兆瓦,相较二零零几年时的规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涛说:“协鑫在大力宣传我们创新的上游材料,也就是从传统改良西门子法所生产的棒状硅,到我们研发的颗粒硅。这种材料最核心的亮点在哪里?颗粒硅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比传统工艺方法要低70%左右,因此我们目前每生产一万吨颗粒硅,相较之前每生产一万吨棒状硅,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大概在30万吨这样一个水平。如果按照目前中国100万吨多晶硅的产量计算,颗粒硅对于减排有相当大的帮助,这是非常直接的数据。”
金螳螂集团王汉林
建筑装饰装配式标准仍需优化
金螳螂集团副董事长王汉林在研讨会上表示,能耗排放更低的建筑装饰装配式是国家倡导和行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包括金螳螂在内的建筑企业大力投入的重点。行业未来的发展,在验收标准、技术规程等方面依然有优化提升的空间。
王汉林称,我国之前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项工作对于我们建筑装饰装配式和城市更新都是发展机遇,可以通过绿色建筑节能,降低碳排放。同时建筑装饰装配式涉及建材的重复利用,也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
建筑装饰装配式目前发展较大的难点,更多还是在于理念、观念的接受。现阶段建筑装饰装配式成本高于传统建筑,因为加入标准化模块生产前期的研发投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但目前从国家层面,建筑装饰装配式是提倡的方向,也设置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江苏乃至全国的建筑企业也在大力推行,未来是必然的趋势。
不过目前我们常说的建筑装饰装配式,其实只考虑到了建筑装配化,室内装饰与建筑装配化还没有形成协同,包括室内装配化验收标准与传统住宅验收标准依然存在冲突。例如毛坯房验收,原则上来说建筑装饰装配式是不需要将一些点位提前做到位的,完全可以靠装配化实现管线分离,目前的验收标准会导致出现资源的浪费,也提醒我们建筑装饰装配式接下来的发展在验收标准、技术规程等方面依然需要研讨和优化提升。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程维妙 朱玥怡 白华兵
报道网站:新京报
报道来源: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22-09/30/content_823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