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 | 广州“小巨人”,怎样爆发“大能量”?

时间:2021-08-19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广州47家企业入选“国家队”,加上前两批,总数68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列第一梯队。

据工信部统计,“小巨人”90%以上是制造业企业。广州“小巨人”从第一批5家入选,到第二批16家和第三批47家入选,数量蹭蹭上涨,可以说既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城市的缩影,也是近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的注脚(2021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33.4%,两年平均增长16.4%)。

眼下,这一点非常重要。

今年以来,国家对专精特新“小巨人”寄予厚望,希望这些企业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支撑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专精特新,一个相对“冷门”了9年的政经词汇,如今成为了“卡脖子”难题这个中国最重要议题之一的解局新招。

今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部署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工作,“小巨人”在重点产业链上“补短板”和“锻长板”的功能,是“雪中送炭”,更是“画龙点睛”,是推动广州制造提质增效、挺起脊梁不可缺失的一环。

广州需要更多“小巨人”

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业内有个通俗说法,叫“一招鲜,吃遍天”,其一项产品能影响全球产业链的运转,有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0%-50%。据工信部统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般是长期专注细分市场,这“一招鲜”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七成以上,平均研发投入强度高达7%。

“小巨人”广州呈和科技深耕高分子材料助剂20载。


工信部自2018年开始评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今一共开展三批,共计4762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小巨人”,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

4762家企业中,入选企业最多的是上海,有262家企业,广州68家企业入选。从总量中的占比看,影响国家产业发展的一线城市占比不算大,为更好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还有不小增量空间。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升综合城市功能,也离不开相当数量的“小巨人”支撑。

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广州68家“小巨人”初步分类,前者有38家企业,后者30家,广州重资产属性比较明显,更注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升级传统制造业。

比如相对偏重资产的“小巨人”有50家,涉及产业如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汽车、现代轻工纺织、超高清视频显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与设备。

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前沿新材料、数字创意等相对偏轻资产的“小巨人”有18家。

纵观其他一线城市,北京拥有全国最多、最好的高校资源,软件产业“小巨人”数量众多。上海拥有雄厚的高科技产业资本,能够领先全国进行长效性、风险高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深圳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高端电子通信领域“小巨人”较多。

数量增长潜力在哪里?

那么,相对于北京的人才、上海的资本和深圳的机遇,广州“小巨人”的竞争力是什么?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认为,广州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竞争条件,一是找到差异化发展的高科技带动领域;二是在营商环境体制上尽快与国际一流接轨;三是在高科技产业方面与香港、深圳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

广州“小巨人”的内部潜力在哪里?

今日的投资是明日的产出。今年上半年,广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75.8%、68.3%和49.5%,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4倍、42%和35.4%。作为支撑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投资实现倍增,同比分别增长23.5倍和1.9倍。

同期,广州市场主体较2020年、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17.15%、32.47%。其中,新登记企业22.96万户(较2020年同比增长37.71%),为全省第一。这里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市场主体3.41万户,增幅达到208.61%。

广州“小巨人”的外部机会在哪里?

根据工信部计划,到2025年要发展形成10000家“小巨人”,还有超过5000个名额。梳理培育过程后,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发现选拔企业的力度是在加码的,最终数量甚至有望明显超过5000个。

一是因为2018年开展“小巨人”培育时,计划培育600家左右“小巨人”,实际培育的中小企业数量达4762家,远大于计划。

二是2018年到2021年三批入选名单的数量呈现逐年大幅增加势头,分别为248家、1744家、2930家。这还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多家。而国家级“小巨人”,正是从后两个企业库中产生的。

不过,广州下一步发力的重点将有所变化。

对比历年评选标准的变化可以发现,2018年评选标准是常规的聚焦重点领域,如《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等方面。到了2021年,评选标准尤其强调“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重点解决部分产业“卡脖子“的难题。

产业应用是广州“小巨人”创新主场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在各自产品领域逐渐形成创新优势,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

比如德国宝马和奔驰、日本丰田和本田等汽车企业就像大组装厂,汽车产业的创新,大多是配套企业产品升级、协同创新的结果。而这些配套企业,不少是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

科创板上市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三批4762家“小巨人”中,有85家已在科创板上市,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26%。依然是上海最多,有13家,广州共4家。

“小巨人”广州洁特生物于科创板挂牌上市。


为了增加广州“小巨人”创新能力,首先需要重视的,是创新环境能否支撑企业取得突破。

第三批入选企业、广州掌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马骏骏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突出的需求,就是对技术能力要求很高,寻找对口合适的高精尖人才是一个难题,目前广州绝对量级的巨头企业较少,人才虹吸效应以及产业凝聚力的释放相对受限。

其次结合前面两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分类看,如果说北京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是在基础研究、芯片和基础软件等领域,广州企业的创新场景则是在产业应用,甚至是最基础的产品上。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举例说,其会员企业汉宇集团生产的水泵,即便是大客户来采购依然要现结,要不然就断供。中小企业为何有这种底气,就是靠着他们的专注、精细化管理与持续的创新来实现的。该公司光在水泵的技术、生产各个环节的专利就达到两百多个,其中,大部分为一线员工的专利。这也和德国中小企业情况相似,德国优秀隐形冠军企业每百位员工拥有大概30~35项专利,是大公司水平的3~5倍。

再次,正如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张中祥所说,目前并非所有产业都针锋相对,在常态下,通过国际合作仍然是技术进步的有效路径。

谁更容易当“小巨人”?

“没有研发就不会领先,没有领先就没有市场,科研投入是企业的命脉。”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正旭直言。

以禾信仪器为代表的诸多广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现已经培育出较强的科研投入意识。不少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企业坦诚,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有几种声音具有一定代表性:

1.“企业斩获国家级项目,可以看作通过了很高标准的筛选,希望地方政府支持这种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企业。”

2.“国内有的城市对本地牵头国家级项目的企业,会给予1:1到1:1.5的资金配套,这相当于地方政府为企业提供了自筹资金。”

3.“企业在申报国家级项目时,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把项目做好是重要考量标准,地方政府有资金配套,当地企业会明显加分。”

但今年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对首次获得“专精特新”企业称号每户奖励不超过20万元,首次获得“小巨人”企业称号每户奖励不超过50万元。

尽管部分省、市可能逐级配套资金,但对于创新型企业的需求来说,差距是明显的。显然,“小巨人”不会靠财政砸钱堆出来。

“小巨人”下一步扩容提质的空间,应主要出现在与行业龙头企业协作上,越是能运用“专精特新”特点补足产业链短板,或在细分生产环节承接行业龙头外包提升产业链生产效率的中小企业,往往越容易成长为“小巨人”。

从国家机遇看,工信部等6部门2021年6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下一步将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协同创新、鼓励领航企业对上下游开放资源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等措施。

从广东侧重看,最近出台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再次明确广东省将在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26个产业集群。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8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数字创意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将广州作为核心城市来布局,这些集群往往就是广州“小巨人”的摇篮。

18个产业将广州作为核心城市布局。


18个产业将广州作为核心城市布局。


在战略性产业领域外,广州还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广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及的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前沿产业,与上述《规划》所涉内容高度一致。

可见,当广东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供应链形成产业创新联盟时,广州中小企业、民企应当积极主动融入这种科研联合攻关体系,壮大自主创新能力。而无论创新联盟形成还是中小企业、民企的融入,政府和行业组织在中间可发挥协调作用。

广州是中国最开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等称号都代表着这里培育“小巨人”的肥沃土壤。都说广州是实力之城、枢纽之城、机遇之城、品质之城,盼望有越来越多的“小巨人”凭借广州支点,在产业链上“补短板”“锻长板”,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力撬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苏力 李鹏程【实习生】叶颖诗

报道网站:南方Plus客户

报道来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8/19/c565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