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 | 创新国际合作探索碳治理金钥

时间:2021-03-19

2021年3月15日,北方多地遭遇近10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暴。气象研究人员指出,这次沙尘暴的起源,主要是在蒙古国戈壁沙漠的中部和南部,以及内蒙古的中部和西部沙漠,由于蒙古气旋太强而产生了一个典型的、超强的、大范围的亚洲沙尘暴。同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沙尘暴其实充分说明了碳经济的切实意义,也说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意义。将碳经济指标纳入到生态文明的具体布局之中,其实也包含了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关键之法。

时隔多年,北方再次遭遇沙尘暴。这来自蒙古高原的沙尘暴告诉我们环境治理其实是一个国际问题,碳治理也必然要有国际视野。「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创新和改革,「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不仅要有科技手段的创新,也要有国际治理合作的进一步创新。

跨国合作治理效果佳

天津大学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教授指出,中国可以考虑当年韩国和日本与中国的合作模式,与蒙古开展跨国治沙合作,中国支付蒙古一些费用用于植树造林等治沙费用,减少沙尘暴奇袭下游的中国北方。张中祥教授强调,环境治理经济学除了「谁污染谁付费」准则外,其实还有「牺牲者付费」准则,即「受害者给造成危害的地方付费,让他们少做点恶」。因此。「如果北京通过自己财政横向转移支付给河北用于治理污染,那河北集中获得这个资源后其实可以在省、甚至在京津冀层面做更好的治理规划,治理效果会比一帮一手段更有效的同时,同样治理效果的费用会更少」。在笔者看来,张中祥教授的这一具有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提议,的确是「通过地方之间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治理费用实现雾霾治理制度创新」。

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假设公共的效益和成本与私人的效益和成本相一致是不符合现实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私人和社会的收益和成本并不一致,并带来了科教文卫等具有外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的正外部性,以及污染等使生产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的负外部性。因此,国家必须用津贴来鼓励科教文卫等具有外部经济效果的行业,用税收来消除那些具有外部经济负效果的行为。

政府作用利促最优化

更进一步地,可以用科斯定理来进行分析: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初始产权安排如何,市场机制都会通过当事人之间谈判来自动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及不同当事人的最优均衡状态。但是,具体的谈判结果并不重要─ 无论是由造成损害的一方向受损方赔偿,还是由受损一方向造成损害的一方补贴来减少损害,从理论上说,最后达成交易时的生产量和污染排放量都是相同的。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产权和归属不同会导致收入分配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而政府的作用恰恰在于明确产权和保护产权,在于实现法律、规则、价格机制、货币和税收的稳定性、确定性、可靠性、透明性和变更程序的权威性。

管理制度改革须创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曾经总结道,中国经济在过去数十年间的跌宕起伏,贯穿其中的一个逻辑就是「成本的变化影响经济绩效」,「综合比较成本优势,成就了中国在全球化中高速增长的奇迹」。因此中国经济突围的两个方向:「一是扭转成本曲线,特别是体制性成本上升过快的不良势头,争取通过深化改革再次大幅度降低成本,延续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的比较优势。二是鼓励创新,培育中国经济的独到性优势」。可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是为了在这两个方面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深化改革,不断体制创新。

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到中国的碳中和解决方案,也要考虑到这种经验的辐射能力,环境问题不是区域划界可以处理的,必须要有区域间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正因如此,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倒逼和推动管理制度、科技创新体制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或许是最迫切、最重要、最有效的创新。也正因如此,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才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报道网站:大公报

报道来源:http://cj.takungpao.com/riches/text/2021/0319/20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