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6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0年工作回顾;二、“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三、2021年重点工作。
盘古智库组织专家、学者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析解读,观点汇编如下。
徐林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委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原司长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简要总结去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年实现经济正增长、新增就业1180多万人、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我国“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十四五规划的增长目标只用了“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提法,而没有明确具体的数值,为下一步宏观调控维持稳健提供了弹性空间。政府工作报告在诸多目标中,重点强调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等重要的社会发展结构性指标,指明了我国未来发展更注重社会民生的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在谈到今年工作重点时,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今年主要目标,涉及经济增长、新增就业、消费价格、能效提高、粮食产量等重要领域,还特别重点描述了财税、消费、创新、乡村振兴、开放、环保、教育、医保、住房等领域需要采取的重点举措。让我们看清了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纲领。
总理在报告中花了很大笔墨谈到了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包括进一步减税降费,提供更加精准便利的融资服务,这对于疫情稳定后经济的复苏和构建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理还强调了要采取措施包容支持灵活就业。这些都是构成国民经济微循环系统的重要细胞和血管,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一个大国的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大量创新创业型企业都属于中小微企业,需要政府采取更有效措施扶上马、送一程、减风险;另一方面,无论多么高端的企业、行业和城市,也都需要不同层级的服务给予支撑,这是灵活就业领域的巨大空间,在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庞大的就业群体。从政府政策制定和公共治理的合理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只顾高大上、不要低粗俗,需要瞻前顾后,平衡好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发展需求,尤其不能有来自政府的产业歧视、就业歧视和公共服务歧视。目前报告阐述的措施还不够系统、不够细致,需要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在具体工作中采取措施去细化落实。
此外,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进行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去鼓励这个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商业推广,去鼓励各个领域采取节能减排和低碳能源替代、高碳领域脱碳的具体发展行为和举措。激励机制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财税、碳交易、碳金融、碳总量控制和分配等,完成任务的压力不小,时间也很紧迫。
管清友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稳增长:6%以上,低于机构预期,主要是为了休养生息,同时引导经济转型,防范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意味着一系列政策的调整,特别是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市场对此要有充分认识。根据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2020 至2035年GDP要翻一番,年均增速为4.7%就可以。考虑到现在的国内外局势、金融风险以及不可预知不可控的挑战,保守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想也一定是经过反复权衡的。
稳货币:保持连续性,不转急弯。总体上易紧难松,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平衡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要警惕过去几轮宽松的教训。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十三五的亮点都在虚拟经济,比如“互联网+”、分享经济,十四五的亮点则更倾向于实体经济,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实体经济比以往更重要。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金融继续向实体让利。
紧财政:赤字率从3.6%降至3.2%, 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没有了,专项债从3.75万亿降至3.65万亿,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
控物价:2020年CPI目标是3.5%,实际是2.5%,今年目标涨幅是3%左右,主要是为了避免经济过热带来物价上涨,进而影响居民生活,降低通胀风险。
促内需:内循环是双循环的主体,重点是挖掘国内潜力,促进消费与投资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消费方面要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投资则是新老基建并重,既要实施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又要建设以5G、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
重创新:科技创新是双循环的第一要义,科技立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对于“卡脖子”的重大攻关项目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涉及国家安全问题,重视程度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反垄断: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是继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再提反垄断,这是因为随着数字经济兴起,通过反垄断规范数字市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十分迫切,这也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基础。否则会带来社会分化、恶意排他、侵犯隐私等一系列危害。
碳中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要加速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倒逼产业转型。2021年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碳交易做好准备。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提高能源利用率。碳中和、碳达峰也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个长期机遇,值得关注。
促生育:老龄化和低生育并存,关注“一老一小”问题,完善人口服务体系,解决生不起、养不起等顾虑,提高生育意愿。十四五的老龄化压力比十三五大得多,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完善社保体系,加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为即将到来的人口塌陷做好准备。
缓房价:再提房住不炒,并特别提到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主要是去年货币宽松,沪深等热点城市房价明显上涨,住房矛盾进一步升级。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少、房价贵、租房难、买房累等突出问题,需要增加住房供给、降低租赁税费、精准调控保障合理的住房消费。
张明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1、“立足国情实际,既及时果断又保持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科学把握规模性政策的平衡点”。
在新冠疫情爆发一年多之后,这句话的后半段想必让市场理解非常深刻。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相比,这次宏观政策刺激的确是在努力避免“大水漫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速度相当快。
2、“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50%以上,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
中国特色的财政、金融企业救助方式。可以看出,减免社保费是财政为市场主体减负的主要手段,而增加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允许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是金融为市场主体减负的主要手段。
3、“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
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能够超出预期达到如此水平,非常不容易。“六稳”与“六保”的唯一交集就是稳就业与保就业,的确成效卓著。
4、“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一件大事,这是中国成功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努力防止已经脱贫的人民群众因为各种原因而重新返贫。
5、“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促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况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这是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提出劳动生产率增长要求,意味着不能只搞规模扩张,要重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6、“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水平”。
在中美博弈长期化持续化背景下,激发国内技术自主创新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加快构建战略科技力量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则成为下一阶段创新的重中之重。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速的提法值得重视。
7、“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这句话对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相互关系说得非常清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词是“以内促外”。
8、“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这一点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髓”所在。如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要素所有者进行恰当的激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重中之重。
9、“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与18%”。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未来关于节能减排的目标将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具有约束性。
10、“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3亿斤以上”。
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年度经济目标。笔者的预测是,2021年中国GDP增速约在8%左右,CPI增速约在1-1.5%,不难看出,关于增长与通胀目标,中国政府给出的具体指标是比较宽松的,实现没有什么大的难度,这其实就给结构性改革预留了空间。2021年宏观政策将会进一步正常化。
11、“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
与2020年相比,2021年财政政策总体上呈现边际收缩态势。例如,赤字率由不低于3.6%下降至3.2%、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专项债发行规模与去年基本一致等。财政政策的边际收紧就使得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12、“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
大家过去主要关注PM2.5(细颗粒物),对臭氧污染重视不足。据说,细颗粒物与臭氧的严重程度呈现负相关趋势,因此,提出要协同控制细颗粒物与臭氧,这一点非常重要。
13、“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房住不炒”的政策自2018年年初以来,一直被中国政府坚决地贯彻执行。从上述论述来看,通过发展租赁市场来缓解大城市住房困难,将成为下一阶段住房政策的重中之重。
叶青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去年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2.3%。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超过2.5万亿)。
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但是,过于保守。
分析三点:
一是这个提法比“6%左右”的提法要好。我建议采用“6-7%之间”。我从2015年起建议采用区间增幅的提法。
二是国内机构预测中国2021年经济增长大都在8%以上。最新预测是,3月初,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预测,2021年中国GDP有望增长8.7%。特别是一季度,GDP增速有可能超过15%甚至更高,以后逐季降低。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王涵,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在18%左右。低于他的团队的原来预计。原因是“就地过年”限制了消费。
三是全球各大机构预测中国2021年GDP增长在7.8%至9.5%之间:IMF预测中国2021年GDP增长8.2%、世界银行7.9%、毕马威7.8%、摩根大通8.7%、瑞银8.2%、德国商业银行8.0%、德意志银行9.5%、摩根士丹利9%。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去年3.6%。前几天媒体采访,我预计在3—3.3%。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有专家建议发行乡村振兴债券。可以考虑。
最大的亮点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实际上是10%的税率)。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
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2012年3月我最后一年当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取消民航发展基金。两会结束后,改征民航发展基金,向旅客征收的标准为国内航线每名乘客50元,国际和地区航线每名乘客90元(包括20元的旅游发展基金);向航空公司征收的部分,则根据飞行航线分类、飞机最大起飞权重、飞行里程以及适用标准征收。2018年,航空公司共缴纳民航发展基金120亿元左右,以春秋航空为例,一年要交纳三个亿的民航发展基金。
全年降税减费我预计在2.3—2.5万亿之间。
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这些都是规范市场经济之举。
査道炯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双聘教授
粮食安全涉及到生产、流通、存储、加工、消费等多个社会环节,并与更广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面对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的现状,短期内国际国内的粮食安全形势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国如何参与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成为亟待观察与思考的问题。
第一,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将粮食安全领域的对外合作重心从种粮、运粮转移到如何在当地的整体经济政策生态环境下,更好地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转变中去。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有序运行,是国别、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合作的具体动议需要放在“全球农业”的框架下设计。
第二,应逐步引入“食料安全”概念,引导社会理性关注“粮食安全”。“食料安全”是指从营养保障的角度来说,能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都是食品。土豆、地瓜可以提供与大米、小麦同等的淀粉,蛋白不仅限于动物蛋白还包括植物蛋白。多年来,我们习惯将“粮食安全”等同于口粮、主粮,注意力狭窄地集中在种粮和储粮这两个环节。这就容易使大米、小麦等交易价格为金融投机所用,价格的“安全指标”成为他国对我外交施压的工具。引导国内公众和企业转为关注“食料安全”,政府鼓励设计政策拓宽收储和加工食物的范畴,可以有效地应对出现极端情形下国内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本能性动机,降低公众对“粮食短缺”的非理性恐慌。
第三,加强对农业基础的关注。基础不仅包括对于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投入、优惠政策倾斜,还包括对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的严苛保护。这些都是粮食安全领域的常规性课题,主要力量还是在一国之内,外部世界需要找到具体有效的切入点,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对外加强与国际食品贸易全产业链的交融深度。在食品和农产品交易环节,把中国做成亚洲地区性的贸易平台。通过开放市场,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食品加工、水产加工等相关产业链的参与深度,也同时有助于我国把握国际食品市场变化脉络。
第五,理性参与国际粮食安全治理。粮食安全关系一国国计民生的基本保障,是各国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最敏感的话题领域。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国际合作、国际援助,首先要分析具体对象国家的利益所在,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展开确能落地的合作。除非是在大规模战争,全面性灾害的情形下,一个总体上缺粮的国家内,也有粮食产出丰歉之别,促进其国内调剂余缺,比单纯性提供粮食,便能收到“一石二鸟”的正面效果。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与各利益相关方求得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展开合作。
原新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南开大学教授、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符合中国的数字化社会进程,是践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大好事。
据最新统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达9.89亿,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占11.2%,以此推算,我国老年网民已达1.11亿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3%。今天的老龄社会,平均不到6个人中有1个老人,明天的老龄社会,平均不足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数字化社会、现代化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和共享。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数字化革命、数字化生活、数字化社会是伟大的进步和重要的标志,需要各方合力推进。
政府作出战略谋划,出台法律法规,制定政策规划,实施服务监督,责无旁贷;市场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和推出数字适老化、科技适老化、智慧适老化的产品和服务,便于和利于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担负使命;社会组织和家庭承担起老年人数字化产品的服务和使用培训、帮助,促进老年人终身学习,人文关怀。
总目标只有一个,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便捷,让老年人同步迈入现代化社会,让老年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升生活质量,增进获得感和幸福感。
陆杰华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着眼于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具体事情,这与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是吻合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是对“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一提法的具体化,其中一个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何为“适度生育水平”?人口学界通常以总和生育率达到2.1的更替水平,保证人口规模不增不减,为理想生育水平。不过,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很低,要提升到2.1水平极为困难。陆教授认为,这里的“适度生育水平”,应该为让总和生育率回升到1.8左右。这也与《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总和生育率目标相一致。
2016年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5亿。该规划明确提出,总和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2020-2030年间,全国总和生育率应保持在1.8左右。
在当下人口发展新格局下,“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应是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求同存异,并在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及时作出相应政策调整。
张中祥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
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今年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今年设定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比去年还高,说明稳就业相当困难。
稳住中小企业关乎稳定就业、畅通内循环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中小企业解决了绝大部分就业。稳住了中小企业,对稳定就业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对就业和员工收入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仍然呈较大幅度负增长。2020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和居民消费倾向下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创历史新低,导致2020年全年最终消费出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负增长。
因此,各级政府当务之急是,应当给有生存发展潜力但面临暂时困难的企业减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保住就业岗位。保住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费,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内需,畅通内循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这些都是中央政府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的有利措施,各地要把减税政策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
更科学的是统计与公布净增就业人数
既然稳就业是目标,那么就涉及到合理统计就业的问题。
新增就业就如同GDP指标一样,拆了又建都可统计在GDP里,一个人在一个季度换了几次工作就可统计为新增就业几人。因此,通过城镇新增就业数据对就业形势判断可能会过于乐观,而低估了就业的困难和采取应对措施的紧迫性。
其实,更科学的是统计与公布净增就业人数,也就是新增加的就业人数减去失业的人数,这样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季度换了几次工作顶多就只能统计净增就业人数一人。这样才可更合理地判断就业形势,采取恰如其分的应对措施。
节能目标必要,但不可能像以前那么高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的“十四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的节能减排目标是对“十三五”中国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客观认识以及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必要性基础上提出的。
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增长的客观需求,同时低成本节能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节能变得越来越困难,节能降耗的目标不可能还像以往那么高。中国自“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节能目标以来,“十三五”是第二次没有完成5年规划中提出的节能目标。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求节能减排一定要有一个适当有力度的目标,才能确保这个中长期目标能够实现。“十四五”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既考虑了节能减排越来越难的现实,同时又不那么容易实现,从而起到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和鼓励节能减排的目的和作用。
郑后成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
回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未设定GDP增速目标,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当时国内外疫情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海外疫情,加大预测GDP增速走势的难度。二是宏观经济遭遇疫情的严重冲击,导致GDP增速大概率远低于常态水平。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GDP增速目标,符合我们的预期。一是目前国内外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国内疫情,而随着疫苗成功研制,海外疫情拐点也将到来。也就是说,经济走向较为明确。二是在2020年低基数的背景下,叠加逆周期调节奏效,以及疫苗研制成功,预计2021年GDP增速将位于较高水平。三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GDP增速提出了总体要求。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提“合理区间”,一次是“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次是“要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对GDP增速提出了定性要求。
GDP增速目标的制定要量力而行。2021年GDP增速目标不能定得太低,太容易实现的目标起不到导向与激励作用,与此同时,2021年GDP增速目标也不能定得太高,以免超出实际能力,此外,还要考虑到2021年过高基数对2022年GDP同比走势的不利影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6.0%以上”,充分体现了“底线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今后如无特殊情况,每年均会设定GDP增速目标,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第二,由于低基数的缘故,2021年GDP增速大概率高于8.0%。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考虑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仅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6.0%以上”,表明政府考虑得十分理性与长远。预计今后每年设定的GDP增速目标,在具体数值上大概率不会超过前一年的GDP增速目标。
李佳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
适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与此前执着于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单一论调相比,这一提法更具科学性。深入观察我国的少子化可以发现,限制生育的原因,不仅仅是生育限制;鼓励生育的办法,也不仅仅是放开生育。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并深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出生、求学、就业、恋爱、结婚、生子,是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中国人前半生的必经之路。
以往,这些事是一个连续发生的过程,虽然生育排在最后面,但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现在,这个过程正在日益割裂。如求学涵盖本科、读研、考博等不同层级;就业涉及公务员、事业编、企业编、正式职工、委派职工、非正式就业、打零工等各种形态。同时,恋爱、结婚、生子三者之间的间隔越来越长,联系越来越弱。娱乐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带来了更高的恋爱成本;房子、车子等物质要求,增加了婚姻的负担;优生优育观念的普及,提高了生育的标准。
因此,要提高生育率,必须避免历史上的“汉尼拔困局”,打破饮鸩止渴的惯性思维,走出单一行动的局部最优陷阱,远望后天,推动更全面、更系统、更复杂、更长远的思考与行动。
报道网站: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