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2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4年底高达2.53亿人。超大城市过度膨胀导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赋予我国流动人口相关研究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以“中国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研究”为题,选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切入点,界定“城市包容度”理念——“以社会保险参加情况、劳动权益保障程度、公共服务享受范围等方面为主要内容,评价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由此构建指标体系和理论框架;围绕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以产业发展与城市规模为研究视角展开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书结构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综合评述国内外相关成果,基于此清晰界定本书流动人口、城市包容度与城市发展三者的概念与范畴。第三章归纳总结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增速、质量等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引出第四章至第六章的研究主题,并对主要数据源——“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重点说明,便于展开后续定量分析。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关系初探”“城市包容度、人口转移就业与城市产业发展”“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规模发展”三大板块,内容相互耦合,得出研究的主要结论。最后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理论进展和实证结论,从城市公共政策、产业政策、户籍改革、措施落实及经验借鉴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三个,分别是流动人口、城市包容度与城市发展。关于城市发展,我们只需要明确研究所侧重的重点领域,不须做过多概念解释。而对于流动人口与城市包容度,则需要首先明确其在本研究中的概念范畴。
第一,流动人口。本书所划定的流动人口范畴与所用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本一致,是指在流入地居住1个月及以上,非当地区(县、市)户口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接受调查时年龄为15~59周岁)。为保障分析的一致性和准确度,本书主要采用了这一定义。这与国家统计局的流动人口概念相比,时间和空间跨度范围有所扩大,而人口年龄限制有所增强。由于这一概念下的流动人口主要为劳动年龄人口(当然也有其家庭成员状况),在这样的定义方式下,就需要更多考察流动劳动力的相关问题。当运用到其他数据或口径不一致时,本书给予了比较细致的说明。
第二,城市包容度。本书定义的城市包容度借鉴了发展经济学中有关贫困、政府行为和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是指以社会保险参加情况、劳动权益保障程度、公共服务享受范围为主要内容,评价城市中不同能力、不同职业、不同出身、不同民族等类别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的融入程度。
城市包容度具体表现在四方面: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包容;社会保障体系的包容;人力资本获得渠道(教育培训资源分配)的包容;市场竞争环境的包容。这也是本研究定义的城市包容度的外延。
第三,城市发展。本书城市发展主要包括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规模发展两方面,城市产业政策是决定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二者有机互动形成关于城市包容度、人口流动、城市产业与城市规模的完整逻辑体系。城市产业发展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调整与主导产业定位两方面;城市规模发展则包括城市规模效率变动与城市规模体系演进两方面。所谓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针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发布的各种相关政策。根据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某地区或城市的主导产业即立足于本地自然和社会经济优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或产业群)。本研究中的城市规模效率是一个静态效率值,是该时点上城市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代表城市综合生产效率中去除纯技术效率变化的部分。城市规模体系则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层级的城市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本书整体的研究方法体系囊括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比较分析与归纳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城市包容度作为一个系统,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生存发展之间的重大关系和意义,建立健全城市包容度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的核心观点与分析层面。
分章节用到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计量模型回归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逻辑关系梳理、理论比较与创新、制度评估与改进等方面。
主要结论
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书得出四方面重要结论。第一、城市包容度水平越高的城市,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越强、落户越容易、就业越稳定。第二、城市包容度、人口转移就业与城市产业发展三者双向互动。城市包容度与城市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适应性效率与配置效率的关系,共同推动“人随产业走,实现包容性增长”。第三、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规模发展有机联结,现阶段我国城市包容度水平与城市规模效率正相关,流动人口规模与城市规模效率呈倒U形关系。第四、城市产业政策是决定城市规模的第一重要因素,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城市规模优化,二者联结形成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城市产业与城市规模有机互动。综上,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三者正相关,城市包容度提升利于人口合理流动、顺利融合,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构成本书的完整逻辑体系。
根据主要结论,本书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建立完善的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安置政策体系,直接和间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形成有效融合机制,实现居民福利最大化及城市协同发展;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户籍制度,引导匹配城市产业结构的人口流入,实现合理布局;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与制度改进;借鉴香港成功经验,建议超大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检测认证等高精尖产业,节制房地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批发市场等服务业。
本书拟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建立一套较完善的城市包容度综合指数测算体系。目前国内对城市包容度问题的研究较少且不成体系,多是定性分析,相似研究仅有社会融合指数等测算。本研究将从系统论角度出发,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准则,选取“五险一金”、补贴性住房等因素指标,基于可得数据进行较充分的挖掘,并力求做到测算方法易操作、可推广、易比较。
二是建立起一套应用城市包容度指数定量研究的范式体系。主要运用统计学主成分分析方法,以避免专家打分评级或机构评估带来的主观偏差,并确保指标体系较好的独立性与中立性,且将该方法与因子分析法明确区分,以避免二者混淆引起偏差和解释有误。针对前辈学者一般将所测算指数用于描述性统计数据分析与排序比较研究的局限,本书将利用所合成的城市包容度综合指数,根据经济学理论,选取可能受城市包容度影响较大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与实证检验,尽力弥补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城市包容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考量不足。
三是建立起一套关于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问题的完整的逻辑体系。围绕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以城市发展重要方面——产业发展与城市规模为研究视角,在产业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中融入城市包容度因素,结合我国其他政策制度背景进行逻辑体系重构,构建起关于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较完整的逻辑体系,兼备理论创新性与现实指导性。尤其是本书在研究城市包容度与城市发展关系的过程中引入适应性效率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分析。
本书基于国内外对于城市包容度问题的已有文献综述,将利用比较丰富全面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计算出城市包容度综合指数,通过离散模型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定量分析验证城市包容度、城市发展等多个变量的相互影响,构建三个比较完善、完整、相互补足的研究体系。因此本研究具有较高程度的开创性,但同时已有研究的薄弱也为本研究的开展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本书在我国城市包容度理论方面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深度与成果尚不足,后续研究将参考国内外更多元的数据资料,筛选代表性主观因素指标注入综合指数,改进计量方法,补充专题性研究,使体系更丰满、视野更开阔、结果更准确。
李叶妍博士的这本著作,对“城市包容度”做出了明确清晰的界定和全面系统的研究,充分考虑了中国与他国的差异性,尤其在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制度的包容性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影响方面,提出了“人随产业走,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观点,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开辟了新的视角和路径,论述有深度和层次感,结论与建议发人深思,是一部解读过往、剖析现状、展望未来的佳作。
——张中祥,天津大学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
报道来源:https://www.ssap.com.cn/c/2017-06-21/1056583.shtml
报道网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