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祥院长在第八届中国服务经济与贸易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分析贸易与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时间:2022-10-31

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和辽宁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服务经济与贸易论坛”于2022年10月29日线上举行。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教授、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服务经济与贸易论坛秘书长黄建忠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5000多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应邀出席论坛并以“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 碳泄漏、空间生产碎片化、碳关税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为题做了主旨发言。

张中祥指出,各国间差异化气候变化政策客观上引起竞争力与碳泄漏的顾虑,这方面的顾虑成为发达国家对碳减排措施程度不严厉的发展中排放大国征收碳关税的动因。但发展中国家有相当一部分碳排放是为其他国家生产贸易产品供这些国家消费所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基于国家境内生产排放核算体系没有考虑跨境隐含碳排放的因素,学者建议各国间碳减排责任分担应基于消费的碳核算框架更合理。

undefined

不过,基于与合作者的研究,张中祥指出,全球产业分工导致要素供应地、碳排放实际产生地以及产品最终消费地之间的分离。由于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贸易品跨境次数逐渐上升使本已复杂的各国间碳减排责任分担变得更加复杂化,碳减排责任从生产者负责原则向消费者负责原则转换的难度加大,削弱了基于消费的碳核算框架的有效性。而且,考虑贸易品跨境次数的话,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基于消费者负责原则下应承担的责任比没有考虑贸易品跨境次数情况下还大幅降低,反而可能更有利于发达国家。

基于消费者负责的责任分担要依据全球不断更新的覆盖众多部门的全球投入产出表和排放数据,要基于包含全球投入产出模块的经济模型,不仅耗时,时效性差,结果可靠性争议性也不小。既然如此,有争议性的碳关税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操作性更强,便于付诸实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力推碳关税以应对各国气候减排承诺差异引导的竞争力与碳泄漏方面的顾虑。

不过,张中祥强调,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有强迫不同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国家执行统一的碳价之嫌,有不少引起争议的地方,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不少挑战,欧盟理事会还需要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欧洲议会最近通过了更激进的CBAM新提案,纳税范围大幅扩大,将间接排放也纳入征税范围。张中祥强调欧盟CBAM机制一方面有违背WTO条款、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嫌疑,会不成比例地增加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碳行业企业的出口成本,会压缩中国上游产品的市场;另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相关启示,如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大力发展和使用绿电、建立低碳零碳产业园并推动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家向园区集聚、加快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把欧盟CBAM覆盖的部门优先考虑纳入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充分利用港澳的国际信誉先行开展国际碳排放交易、与国际社会就CBAM的碳核算体系、与WTO规则的兼容性、适用的范围和时机等相关议题加强对话与协调等,制定出能广泛接受的应对竞争力和碳泄漏顾虑的政策或指南,避免单方面采取碳边境调节措施可能带来的冲突。最后,张中祥强调,中国主动作为和外部一些压力会加快中国经济和能源结构深度调整,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发展与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