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3
昔日网上“吐槽雾霾”,如今朋友圈中“晒蓝天”,这种指尖上的“微变化”,折射出国人对治霾治污的自信。
抓好节能减排,是顺应民众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期盼,也是改善民生的必然抉择。
民之所愿,施政所向。李克强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各地区各部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效,布置下一阶段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放在突出位置。
事实上,中国从改革开放伊始,就希望不要走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并把环境保护上升为国策。但超乎预期的长时期经济发展,再加上作为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都还有待提高,资源约束与环境挑战越来越艰巨,成为阻碍中国社会、经济走向持续繁荣的最大挑战之一。
面对逐渐凸现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环境问题诱导而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争端,来自国际社会的越来越强烈的分担环境义务的压力,中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理念不断深化。从改革开放前20年重发展、轻环境,到如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放在同等高度,进而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政府在不断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民众的新需求。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提到的,“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和理念的转变与深化,中国制定的环境目标日趋严格,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从“十五”规划开始,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十一五”规划时期,减排指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首次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国内发展的承诺。“十三五”规划进一步要求相对于2015年,到2020年能源强度下降15%、碳排放强度下降18%。“十三五”规划标志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已从“向贫困宣战”转向“向污染宣战”。中国进一步承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与这种日趋严格的环境目标相一致的,是中国的行动。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旨在节能减排的方案和措施。这些政策举措,既有政府主导的旗舰项目和倡议,比如,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和低碳城市发展试点,也有基于整体价值链的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包括煤炭、水、草原等资源在内的上游资源税改革,以及基于能源使用和处置阶段的碳定价机制、环境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等便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型政策以及利好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
在政府分权和空前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致力于降低重污染地区煤炭消费量,并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将关键能耗工业、关键城市的能耗和碳排放水平保持在可控范围。鉴于许多环境问题的跨区域特征,一些相邻区域例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越来越多地采取联合行动而非独立行动,以达到区域内治污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实现区域污染联防联控。
虽然中国在达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赢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些还变得更加严重。对“蓝天白云”能否常态化这个问题,中国仍不能过于乐观。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是说。
中国已提前完成上述“十三五”规划的节能减碳目标,正在努力确保兑现对国际社会作出的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和强度大幅下降的承诺。
如果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国际公认的成就可作为某种预测的话,那么有理由期待中国最终赢得反污染斗争胜利的这一光明前景。(作者张中祥为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