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经济学院师生合作论文获评“2022中国经济学人经济学国际前沿论坛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2国际合作论坛”优秀论文

时间:2022-12-19


为了推动中外经济学前沿交流对话,推动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2022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举办了“2022中国经济学人经济学国际前沿论坛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2国际合作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承办,北京大学《经济科学》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协办。

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经济发展”为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前沿问题,凝练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经验,探讨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学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创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稻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Ludger Schuknecht教授,苏黎世大学经济系Mathias Hoffmann教授,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Oliver Linton教授等专家应邀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他们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经济问题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届论坛自开放投稿以来,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收到了百余篇来自海内外的高质量投稿。经过初选,论坛共选出18篇论文在“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四个分论坛宣讲,最终来自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3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张中祥和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王梦佳奇的合作论文“可再生能源政策与社会资本参与——基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投资项目数据的研究”获评优秀论文,王梦佳奇作为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

张中祥教授与王梦佳奇合作的文章以社会资本参与的“一带一路”国家2010~2019年能源投资项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可再生能源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绿色投资的有效性。在全球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逐渐成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鲜明主题。能源历来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因此如何通过社会资本投资弥补资金缺口、推动沿线国家及地区能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对“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实证结果表明:一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可以显著促进社会资本做出绿色投资决策并增加投资规模。区分带路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阶段的回归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社会资本绿色投资的吸引作用仅体现在处于起步期的可再生能源市场,而当市场处于成长成熟期后,融资市场成为社会资本绿色投资的主要驱动力。此外,可再生能源政策可能通过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开拓来影响社会资本绿色投资规模,但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暂未显现。因此,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不仅要优化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而且要充分拓宽可再生能源领域融资渠道。